许多人误以为全口种植需“种满28颗”,实则不然。种植数量由三大核心因素决定:
牙槽骨条件:骨量充足者可能仅需单颌4颗(如All-on-4),而骨萎缩者需6-8颗甚至植骨;
修复方式:固定式(单颌4-8颗) vs. 覆盖式(单颌2-6颗);
功能需求:追求高强度咀嚼者需更多植体支撑,仅恢复基础功能可减少数量。
业内观点:“以少代多”是种植技术核心突破。All-on-4通过倾斜植入两颗后牙植体,避开上颌窦与神经管,用4颗实现传统8颗的稳定性。
方案 |
单颌植体数 |
适用人群 |
优缺点 |
---|---|---|---|
All-on-4 |
4颗 |
骨量中等,预算有限者 |
创伤小、当天戴牙; 后牙区承重力较弱 |
All-on-6/8 |
6-8颗 |
骨质佳、追求自然咀嚼感者 |
咬合力分布均匀; 费用高、手术复杂 |
覆盖式种植 |
2-4颗 |
高龄、骨量严重不足者 |
经济实惠、可自行摘戴; 异物感强、稳定性较低 |
分段式固定 |
6-8颗 |
全口牙周病晚期患者 |
易清洁维护; 需分多次手术 |
关键数据:上颌骨密度普遍低于下颌,因此上颌常比下颌多植入2颗(如:下颌4颗+上颌6颗)。
骨融合率≠100%成功: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未控,植体失败率高达30%;
省钱反致二次手术:
案例:某患者为省费用选择单颌4颗,但因常年嚼槟榔致骨流失,3年后植体松动需追加种植;
美学陷阱:
前牙区植体角度偏差1mm,可能导致牙冠形态不自然或清洁死角。
建议:术前必做CBCT三维扫描,精准模拟植体受力方向。
需求分级:
基础功能(进食软食)→ 覆盖式4颗;
啃苹果/坚果→ 固定式6颗起;
骨质评估:
骨高度<8mm → 需植骨或选短植体;
骨密度D4级(松质骨为主)→ 避免All-on-4;
年龄适配:
70岁以上:优先覆盖式,减少手术创伤;
动态调整:
种植后每年复查骨结合率,5年内可通过添加植体提升稳定性。
独家见解:种植牙≠一劳永逸。临床数据显示:单颌植体从4颗增至6颗,10年存留率仅提升7%(92%→99%),但费用翻倍。平衡经济性与功能,才是理性决策。
专属预约通道,数据实时更新
免费在线价格查询
网站提醒和声明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“爱悦美整形”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